统战工作
一、重视统战工作,大胆创新工作机制
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坚决执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统战工作方针,注意加强对统战工作的的领导,注重发挥统一战线所具有的“争取人心、凝聚人心”的作用,并将统一战线工作纳入了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领导干部和党总支的检查考核内容、宣传工作计划和党校培训之中。自建校以来,一直有校级领导干部分管统战工作,现在由学校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周雄文同志分管该项工作。根据上级精神和学院实际,2002年统战部由原来的宣传统战部合署办公分离为单独挂牌办公。现有统战部部长1名,副处级统战干事1名,专职统战干事2名,并制定和完善了党委统战部主要工作职责与工作制度。
统战部在工作中大胆创新,与时俱进。首先,建立了统战工作例会制度。通过每月一次的统战工作例会,及时研讨工作、解决问题。例会不仅给了统战对象一个学习统战理论方针政策、了解学校发展建设以及凝聚人心的平台,也使各统战对象之间有了相互了解的机会,工作中的一些经验、体会得到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借鉴,各项工作得到更好的开展;其次是创办了《株洲工学院统战信息》(学校合并后改为< 湖南工业大学统战信息>),通过这一刊物,学校更多的教职工从这一视角认识统战、了解统战,使统战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二、积极支持民主党派组织,加强自身建设
积极帮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支持他们按照法律和各自的章程开展活动并提供经费支持。各民主党派在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继2004年民进株洲工学院支部荣获全国先进基层组织称号后,2005年民盟株洲工学院支部也获得民盟中央全国先进基层组织称号。目前我校有四个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民进、民盟、九三、致公),其中有两个基层组织获得全国先进,这在全国高校中都是少有的。
高度重视发挥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积极作用。我校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大多为高学历或高职称的双高知识分子,他们的社会影响大,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及株洲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首先,他们积极立足本职岗位,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如在教学方面,民革的姚雪椿,民盟的胡成武、陈科华、汤建新,民建的俞天兰,民进的贺素良、付冬毛,致公的罗秋明,“九三”的张兆凯、陈跃等人,他们高水平的授课,深受广大学生的好评;市政协委员朱和平教授荣获2004年“全国优秀教师”光荣称号,被省人事厅、教育厅记一等功一次,并荣获2004年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和株洲工学院第三次教学成果一等奖, 他还获得湖南省首届“教学名师”称号,并成为中国包装总公司2004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罗秋明教授荣获2004年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在科研方面,我校民盟成员、汤建新教授2006年获得国家科研项目3项、完成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并获特优。在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国妇联和中国发明协会共同举办的第三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评选活动中,民建成员俞天兰副教授荣获第三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新秀奖。我校民盟株洲市委副主委、天元区政协副主席刘亚云教授撰写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一文获湖南省2006年度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其次,他们积极参政议政,为湖南和株洲的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成果显著。如2004年民进市委主委、市政协兼职副主席周罗轩参与撰写的提案:《关于加强清水塘区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被市委、市政府列入为民所为十件实事之一。我校民盟成员、荷塘区人大副主任陈科华教授2004年被市委选拔为“市级领导联系人才”。在湖南省党代会“献策湖南”征文中,他所提的“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被大会采纳,甘霖副省长作出批示,并收入《献策湖南》一书;负责株洲市科协“关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问题研究”的课题,该研究成果在长株潭三市科协工作年会上宣读,并受到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九三学社市委委员、市政协委员张兆凯教授撰写的《制度防腐论》一书荣获湖南省第八届社科三等奖,荣获2004年株洲市“优秀教师”光荣称号,并被株洲市检察院聘为首届“人民监督员”。 民进支部姚冬梅副教授、付冬毛主委共同撰写的《新时期加强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荣获2004年全省高校统一战线理论研究论文一等奖。民进支部卢学实博士撰写的论文《“三个代表”思想与民主党派建设》荣获中国民进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二00四年统战理论研究论文二等奖。
三、加强统战工作干部与统战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在积极发挥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作用的同时,注意加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队伍的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注重他们的培养和学习, 积极发挥他们的才智。近几年来,组织安排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参加各种培训班30余次,圆满完成了省、市统战部下达调训任务,受到了省统战部的表扬。2005年, 我部根据《中央5号文件》和《湘统9号文件》精神,推荐民盟成员、荷塘区人大副主任陈科华参加国家行政学院学习,推荐无党派人士代表彭涛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习,推荐无党派人士代表唐川林到省社会主义学院学习;2006年,推荐民进市委主委、市政协兼职副主席周罗轩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习,2006年4月,推荐九三社员熊勇刚和致公党员黄元江到省社会主义学院学习,2006年7月,推荐民革成员姚雪椿到省社会主义学院学习。2006年,我部推荐陈科华教授挂职任省文化厅厅长助理;2007年,推荐陈世平教授挂职任省科技厅厅长助理。
四、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做好少数民族工作
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工作,在培养、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中有意识、有计划、有成效。自1992年少数民族联谊会成立以来,定期举办少数民族联谊会,积极开展一些有益健康、促进民族团结的活动。每年的政情通报会都邀请少数民族联谊会的代表参加。2005年11月份,国家民委民族政策研究室主任陈乐齐、湖南省民委巡视员马昌忠、市民委副主任田辉一行10人就我院少数民族工作进行考察调研,对我院的少数民族工作给予了高度地评价。